技术文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技术文章 >突破肉眼极限!微电极如何实现环境监测的高精度无损测量?

突破肉眼极限!微电极如何实现环境监测的高精度无损测量?

更新时间:2025-05-08   点击次数:40次

       微电极分析系统作为基于电化学原理的高精度检测设备,凭借其技术特性,实现了对微观环境中化学参数的高分辨率监测,在多个科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该系统的核心工作原理是借助微米级电极,通过电化学反应将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从而实现对目标物质的高灵敏度检测。以氧微电极为例,其基于克拉克型氧电极原理,通过测量氧分压获取对应的电信号;此外,微电极阵列(MEA)还能记录细胞外电位,为生物电活动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在实际应用中,微电极分析系统展现出强大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在环境科学领域,于水体监测方面,它可实时测定溶解氧(DO)、pH值、氧化还原电位(Eh)和硫化氢(H₂S)等指标,助力评估水体自净能力与污染状况;在沉积物监测中,能够深入研究物质扩散、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以及污染物生物可利用性;应用于土壤监测时,实现原位检测,避免传统采样对土壤结构的破坏,精准呈现污染物浓度与分布变化。生物学领域,在植物生理研究中,用于测量植物叶片表层溶解氧变化,探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在动物组织研究里,可无损监测其内部pH值和溶解氧等生理指标,辅助理解生物体内生理活动。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它能测量微小区域离子浓度和电位变化,为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提供精准数据;同时用于研究材料电化学性能,如腐蚀速率和电池性能。神经科学领域,通过植入微电极阵列(MEA)构建神经接口系统,连接大脑与外部设备辅助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通过表面修饰和几何结构优化,还能提升MEA生物相容性,降低植入后的免疫反应。

突破肉眼极限!微电极如何实现环境监测的高精度无损测量?

       微电极分析系统具备显著的技术优势。其高空间分辨率使其能够测量微米级或毫米级范围内的化学变化,满足微观尺度研究需求;支持实时监测与原位分析,在不破坏样本结构的前提下获取数据,有效避免样品采集和处理过程中的误差;采用无损测量方式,对环境样本和生物组织影响极小;响应快速,能在极短时间内达到平衡,尤其适合动态监测场景。

       以智感环境的多通道微电极分析系统(Micro2100)为例,该系统整合微电极、升降台和自动分析系统,可获取水体、沉积物、土壤和植物根际中DO、pH、Eh和H₂S等指标的高分辨率变化。在实际应用中,它已成功应用于根系呼吸研究,监测植物根系周围的Eh值变化;在土壤修复过程中,实时监测氧气供应情况,为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凭借高精度、高灵敏度和无损测量等显著优势,微电极分析系统在环境科学、生物学、化学和材料科学等众多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有望为各学科的深入研究和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