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温室气体分析仪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光腔衰荡光谱(CRDS)技术产品,专注于二氧化碳(CO₂)、甲烷(CH₄)、水汽(H₂O)及其同位素的痕量检测。通过配置超窄线宽激光光源与光学谐振腔系统,实现十亿分之一(ppb)级检测灵敏度,较传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检测精度提升 1 - 2 个数量级。
仪器集成智能温控(±0.01℃)与动态气压补偿系统,可在 - 20℃至 50℃环境温度、50 - 110kPa 气压范围内稳定运行。创新的实时数据反演算法结合图形化交互界面,支持多参数浓度曲线秒级更新与历史数据回溯,有效提升数据处理效率。
1. 超高灵敏度检测:采用双高反镜光学谐振腔设计(反射率≥99.999%),光程延长至 10 - 100km 等效距离,实现 CO₂检测下限达 0.01ppm、CH₄达 1ppb 的高精度测量。
2. 环境适应性:通过三级温控电路与气压平衡模块,将长期漂移控制在 CO₂≤0.05ppm / 月、CH₄≤1ppb / 月,显著优于同类设备 30% 以上。
3. 全自动化运行:内置 8 位自动进样系统与智能故障诊断程序,支持 7×24 小时无人值守监测,单次采样周期缩短至 30 秒。
4. 高性价比方案:整机成本较进口同类产品降低 40%,无易耗品更换需求,维护成本节省 60% 以上。
在全球大气本底站网络中,仪器可实时监测 CO₂、CH₄浓度的季节性波动与昼夜变化,为《京都议定书》履约核查提供关键数据支撑。例如在青藏高原瓦里关站,已实现连续 36 个月的高精度温室气体浓度数据采集。
应用于火力发电、石油化工等行业的烟囱排放口,可同步监测 CO₂、CH₄逃逸量,配合碳排放核算系统,助力企业完成碳配额管理。某炼化企业实测数据显示,仪器对 CH₄泄漏的响应时间<10 秒,定位精度达管道节点级。
搭载于海洋浮标或科考船,开展海 - 气界面温室气体通量观测。在南海北部观测中,成功捕捉到冷涡区域 CO₂浓度异常低值(390±2ppm),为海洋碳汇机制研究提供实证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