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氧(DO)是水产养殖生态系统的核心调控因子,其浓度动态直接决定养殖生物的存活率、生长速率与水体生态稳定性。传统水产养殖依赖人工巡塘与经验判断,难以精准捕捉溶氧的时空波动,常因低氧或过氧引发养殖事故,成为制约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关键瓶颈。随着智能传感技术的突破,智感便携式溶氧仪以高精度、便携化、智能化的特性,推动水产养殖进入 “精准溶氧" 管理时代,实现从 “经验养鱼" 到 “数据养鱼" 的转型,为养殖效益提升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
溶氧失衡:水产养殖的核心风险源
水体溶氧浓度的异常波动对水产养殖的危害具有多维度特征。从生存层面看,当 DO 浓度低于 2mg/L 时,鱼虾会出现浮头、摄食减少、免疫力下降等应激反应;若持续低于 1mg/L,将直接导致养殖生物窒息死亡。江苏某鲈鱼养殖场曾因夜间增氧机故障,使水体 DO 浓度骤降至 0.8mg/L,次日死亡鲈鱼超 2000 斤,直接经济损失逾 10 万元,这一案例凸显了低氧事故的突发性与破坏性。而溶氧过饱和(>15mg/L)同样存在风险,不仅会引发鱼虾 “气泡病",导致鱼鳃或皮肤形成气泡阻碍呼吸,还会加速氨氮向亚硝酸盐的转化,加剧水体毒性。
在养殖生产层面,溶氧浓度与养殖密度、饲料转化率密切相关。高密度养殖模式下,南美白对虾养殖密度从 50 尾 /m³ 提升至 100 尾 /m³ 时,DO 需求量增加 40%,若溶氧供应不足,将直接制约养殖密度提升。同时,溶氧不足会导致鱼虾消化酶活性降低,饲料转化率下降,据测算,DO 浓度从 5mg/L 降至 3mg/L 时,鱼类饲料转化率可降低 15%-20%,造成饲料成本的大幅浪费。此外,溶氧还影响水体生态循环,低氧环境会抑制好氧微生物的活动,导致有机物分解不充分,产生硫化氢、氨氮等有毒物质,形成 “低氧 - 水质恶化 - 病害爆发" 的恶性循环。

智感便携式溶氧仪:精准溶氧的技术核心
智感环境高精度荧光溶氧仪是一款基于荧光猝灭原理设计的高精度溶解氧检测设备,可用于水产养殖、污水处理、实验室研究及环境监测等领域中对水体溶解氧的测定。仪器外形新颖、携带方便,适用野外操作。同时仪器电池连续工作寿命长,可作为实验室的常规分析设备。溶氧仪中的溶解氧荧光膜片通过荧光信号相位差变化反映溶解氧浓度。荧光物质受特定波长光激发后发光,溶解氧结合荧光物质会猝灭荧光,使信号减弱,测量相位差可计算溶解氧浓度。其内置温度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水温并自动调整测量结果,补偿温度对溶解氧溶解度的影响,无需手动输入温度值,操作简便。

智感在线式溶氧仪:养殖效益的倍增路径
智感环境在线式溶氧仪是一款基于荧光猝灭技术的国产高精度水质监测设备,核心通过蓝光激发荧光物质并利用氧分子对荧光的猝灭效应实现溶解氧浓度检测,摒弃了传统电化学方法的电解液与极化操作,从原理上规避了耗氧、水体污染及频繁维护的弊端。该仪器测量范围为 0 - 20mg/L,精度达 ±0.2% FS,分辨率低至 0.01mg/L,响应时间≤40 秒,内置温度传感器并支持盐度、大气压补偿,可有效抵消环境干扰确保数据可靠性;传感器搭载抗生物污染涂层及自动清洁刷设计,大幅降低微生物附着与运维成本。在功能层面,设备兼容 RS485/Modbus - RTU 协议,可联动多参数水质传感器实现数据实时上传与远程监控,搭配 IP68 高防护等级的防腐密封结构,支持浸入式安装,适配浮标、台站、船载等多元监测平台,同时配备溶氧超限、设备故障等多重报警机制,无需人工值守即可实现风险预警。目前,该仪器已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污水处理、饮用水净化、自然水体监测及工业制程水质把控等领域,为水质调控、生态预警与工艺优化提供了精准、稳定的技术支撑。